延安精神研究会
当前位置:首页>特别关注>正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华魂网     发表日期:2025-08-14 09:55:13


6月25日,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和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纪念党的七大召开80周年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出席会议并讲话。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靳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杨胜群、林炎志、刘建、李勇库、周吉平、耿焱,陕西省委副书记邢善萍,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梁宏贤、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润兰、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苏宁、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吴晓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有关部门,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省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代表共150人参加会议。现刊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谢春涛讲话,望认真组织学习。



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纪念党的七大召开

八十周年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 谢春涛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104岁华诞、全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联合举办本次研讨会,隆重纪念党的七大召开80周年,可谓正逢其时。我代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向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80年前,在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重大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并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来到延安,缅怀先辈、宣示决心。在瞻仰七大会址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七大的特殊地位和深远影响,指出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了成熟;强调党的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正确道路。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我们党何以团结、何以胜利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七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增强了接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第一,党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全党空前统一和团结。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遵义会议后,全党同志经过革命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经过延安整风的思想洗礼,愈加深刻地认识到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顺应全党共识,党的七大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一个具有很高威信的、能够团结全党的坚强的领导集体就此形成。大浪淘沙,我们党终于“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大会闭幕后,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社论中满怀豪情地写道:“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领袖,这就十倍百倍加强了党的团结,这就标志了党已经成熟,标志了它是将要胜利的党。”历史经验一脉相承。从延安到北京,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依靠团结奋斗创造历史伟业。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

第二,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是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丰富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党的七大深入论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概括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把毛泽东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大会号召“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促进了党的思想统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了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七大开始,党的思想和行动定于一尊。”历史启示我们,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是党的团结统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证。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庄严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牢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第三,党的七大有力加强了党的建设,极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延安时期,党通过大量发展党员、创办各类干部学校、开展整风运动,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到七大召开时已经成为“一个经验丰富和集合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的成熟大党。为切实担起肩负的使命,党的七大系统总结六大以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明确了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制度,要求无条件地执行“四个服从”的原则;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把纪律作为党的组织基础写入党章总纲,确立了纪律建设“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等等。这些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巩固,“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以延安为胜利的出发点,我们党坚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中央党校作为党的最高学府,始终同党的历史紧密相连、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延安时期是中央党校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中央党校是党的七大的有力见证者和参与者。在延安整风中,中央党校成为全党整风运动的“大本营”,推动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七大代表中,约65%的代表在中央党校学习工作过。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作结论报告时讲:“中央在这里,党校在这里,七大在这里开,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华民族就胜利了。”充分肯定了中央党校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80年光阴荏苒。今天,我们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也是重温共产党人孕育延安精神、锤炼延安作风的光辉历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将始终坚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一起,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智力支撑、凝聚精神力量。